新都区简介
新都地处成都北门,是成都的中心城区,区域面积496平方公里,辖13个镇(街道)、255个村(社区),实有人口130余万,连续25年跻身四川省县域经济十强,入选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质量5个“百强区”。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9.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08.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3.7:57.9:38.4。
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新都建治于春秋末期, 2800年城名未改、地址未变,是“古蜀三都”之一,也是成都周边区县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之美誉,位列“四大佛教丛林”之首的宝光寺和享有“西蜀第一湖”美誉的升庵桂湖坐落其间,宝光桂湖文化旅游区为国家4A级景区。新都人杰地灵,古有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状元杨升庵;近有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吴虞,“浴血台儿庄”的抗日名将王铭章,开拓新文学创作领域的现代文人艾芜;今有乒坛宿将陈龙灿,潮流偶像李宇春、张杰等知名人物。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新都位于中国西部最具发展活力的成都平原经济区核心地带和成都北联德阳、绵阳咽喉要道,是落实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推动成德绵一体化发展的交通枢纽、贸易节点和产业走廊。紧邻蓉欧国际铁路港,是成都“金青新”大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融入“一带一路”独特优势。距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和火车客运东站、北站均在30分钟车程内,成绵乐城际铁路、成绵高速、成都四环路、第二绕城高速、蓉都大道、北星大道、金凤凰高架等多条高速和快速路纵横贯通,规划地铁线路11条,其中3号线已建成通车,5号线也将于2019年底通行,基本形成“7高7快13轨”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了与成都市中心和环成都经济圈重点城市的无缝对接。
产业兴盛,科教领先。轨道交通、航空、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集链成群,机电装备、家具、食品、医药、包装等传统产业优势突出,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蓬勃发展,电子竞技、音乐文创等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兴起,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拥有成都轨道航空产业功能区、成都绿色金融服务功能区、新都国际商贸智慧物流产业功能区,也是成都熊猫之都文创体验旅游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都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以产业链延伸和创新生态链构建为抓手,加快推动“制造”向“智造”升级,向“智造+服务”转型,破题衍生现代高端服务业,加快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区内创新资源富集,拥有6个国家级技术中心、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院士工作站、104个省市级科研院所,以及在各自领域都很有影响力的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医学院三所高校。
成都市新都区2020年特需人才引进